在龍煤雙鴨山礦業公司,有這樣一群人,他們扎根安全生產一線,日復一日工作在千尺井下;在工作上,他們勤思好學、刻苦鉆研,練就過硬本領;他們懷著對企業的無限忠誠,用獨特的方式踐行著自己的青春誓言,立足本職崗位,切實發揮安全生產第一把關人作用,為企業安全高效發展保駕護航。他們就是龍煤雙鴨山礦業公司的“一員兩長”。
安全生產的“偵察哨兵”
畢業于黑龍江能源職業學院通風與安全專業的張海成,2013年9月入礦參加工作,經過嚴格考試、層層選拔,被分配到龍煤雙鴨山礦業公司東榮一礦瓦安段工作,成為一名瓦安員。他十年如一日,在崗位上兢兢業業、履職盡責、甘于奉獻,先后被公司、礦授予“優秀瓦安員”“責任心最強瓦安員” “安全生產先進個人”等榮譽稱號。
在井下,張海成在安全生產最前沿來回進行安全巡視,檢查通風、瓦斯、一氧化碳等情況,并將檢測數據進行登記,超前防范安全隱患,確保礦井安全生產。
張海成深知,煤礦受瓦斯、火災、水災、粉塵、頂板等災害影響,給安全生產帶來很大危害。他暗下決心,一定把瓦安員這項工作做好。在工作中,他仔細檢查物的不安全狀態和人的不安全行為。在負370水平南一上山三片石門109隊掘進工作面安全巡查中,他緊盯現場,哪名職工不按規程施工、哪名職工違章操作,他都能第一時間制止,讓“三違”行為無處遁形。今年以來,張海成先后反饋安全信息400多條,現場制止“三違”行為47起,排除安全隱患29次,切實筑牢第一道安全防線。
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,張海成還勤于實踐應用、積極參與技術創新。在工作面對防滅火情況進行檢查時,對取樣的氣體進行分析,把氣樣結果及時向區領導匯報,并建議對采空區實施注漿,消除了安全隱患。工作面上下出口壓力不均衡,及時調整進風和回風風量,科學合理配風,使工作面上下出口壓力均衡,減少采空區漏風風險。
張海成始終堅持學中干、干中學,成為瓦安段的“技術大拿”。他把所學的一技之長和工作經驗,采取“師帶徒”“傳幫帶”方式,傳授給其他瓦安員,讓他們快速成長,練就過硬業務本領,凝聚企業安全高效發展合力。
煤海深處的“戰機司機”
“采煤,不就是機械化生產,十幾個人在工作面操作各類生產設備,再用刮板運輸機、膠帶運輸機把煤炭運出來嗎?”如果你還是停留在這種印象里,就落伍啦!
千尺井下,傳統采煤生產面貌,正在被人工干預智能化綜采設備這一新質生產力徹底重塑。
“以前的采煤工作面受作業空間和生產設備約束,生產產量一直不是很高;現在不一樣了,人工干預智能化綜采工作面,大大節省了勞動用工,安全系數越來越高,生產產量也隨之大幅度增加。以前設備一響,煤塵飛揚,采煤工人臉黑衣臟;現在工作面寬敞明亮,采煤工人穿著干凈的工作服、戴著白手套工作。”龍煤雙鴨山礦業公司東保衛礦Z81人工干預智能化綜采隊機長汝洪兵說。
汝洪兵端坐在集控室內,神情專注地盯著面前的一排顯示器,查看各種數據。屏幕上各種數據不停地跳躍著,一排排信號指示燈閃爍不停,滿滿的“科技范兒”。確認各項數據正常后,汝洪兵來到工作面。
工作面,一排排亮光閃閃的液壓支架,宛如一位位威武雄壯的“衛兵”,沿著工作面走向一字排開矗立著,伸長“手臂”托住頂板,氣勢十分壯觀。
只見汝洪兵拿著手持式防爆遙控器,開始駕駛著他的采煤“戰機”,并巡視跟機作業。在他的操縱下,采煤機前后兩只巨大的圓盤狀滾筒不停地旋轉著,緩緩向前推進,一條銀白色的降塵噴霧源源不斷地噴涌而出,隨著截齒飛舞,烏黑發亮的煤炭從筆直的煤壁上紛紛下落,匯集在運輸機上,伴隨著運輸機“咯咯噠噠”的聲音一路滾滾向前。采煤機所過之處,液壓支架成組自動跟架、降架、拉架、升架、推溜等工序一氣呵成。
高性能智能化生產設備,必然帶來生產高效率,汝洪兵這個班干了3個循環。
“通過人工干預智能化設備回采,產量上來了,我們的腰包也鼓了,住進了樓房、開上了小轎車,讓我們這一代采煤工人共享到智能化帶來的紅利。早先采煤工是沒人愿意干的崗位,現在是親戚、朋友們羨慕的職業。”汝洪兵感慨地說。
無堅不摧的“開路先鋒”
龍煤雙鴨山礦業公司東榮二礦702綜掘段班組長杜鳳和,憑著對礦山的熱愛,在掘進戰線一干就是24年,經過多年的歷練,成為掘進戰線的行家里手,從一名掘進工成長為一名班組長。多次榮獲雙礦公司“優秀班組長”“優秀坦克手”等榮譽稱號。
在702段,人人都知道杜鳳和抓安全是出了名的“嚴”、掛了號的“細”。
在掘進生產作業時,工作面時常遇到地質構造復雜,存在斷層的情況,給安全生產和快速掘進帶來極大的考驗。出現斷層就要加強支護,在打錨桿孔時,職工小吳為了節省時間,沒有經過測量,憑經驗點好眼位后,就開始鉆錨索孔。正好杜鳳和巡查路過,立刻制止,并拿尺子進行測量,結果發現錨桿孔出現7厘米的誤差,他當場嚴厲批評了小吳。
杜鳳和在班前會上對這件事進行了通報,不僅責令小吳做了深刻的檢查,還對其進行了處罰。
上標準崗、干標準活,在杜班長這兒不是一句口號,而是他對班組人員的嚴格要求。自2016年擔任班組長以來,他帶領班組連續8年實現安全生產。
他敢于啃“硬骨頭”。2024年11月份,在南二下采區16層左五片皮帶道施工時,根據地質勘測,前掘15米揭露斷層,落差10.1米,斷層是制約快速掘進的瓶頸,他敢于挑戰,啃下這塊“硬骨頭”,勇當“開路先鋒”,團結帶領小班人員迎難而上,落實相關技術措施,把過斷層變治斷層,最大限度地減少斷層對生產影響,保證礦井生產接續。
為了提高正規循環率,他采取優化小班人員,把班組的“精兵強將”放在工作面綜掘機、支護等這些最“吃勁”崗位;落實契約化班組管理,抓好人員出勤;組織召開班后總結會,擺問題、找差距、定計劃,不斷優化班組內部勞動組織、作業流程等一系列工作舉措。
2024年6月,在杜鳳和精心組織下,實現安全掘進302米,創造了礦今年以來月份班組單進最高紀錄,為礦生產接續做出積極貢獻。
張海成、汝洪兵和杜鳳和,僅僅是雙礦公司“一員兩長”的縮影,像他們這樣的人還有很多,他們沒有轟轟烈烈的感人事跡,也沒有波瀾壯闊的驚人壯舉,有的是那份沉甸甸的責任和踏實努力的工作,他們在各自的本職崗位上,一步一個腳印,將自己青春和汗水全部奉獻給礦山,奉獻給他們心愛的事業。